4月CPI同比上涨0.1%,预期0.4%,前值0.7%;4月PPI同比下降3.6%,预期降3.3%,前值降2.5%。
1全力拼经济才能救“通缩”
3月物价数据下行,引起市场对中国经济“通缩”的担忧。我们给出明确判断,中国经济并未通缩,而是处于复苏初期,呈现分化式复苏特征,当务之急是全力拼经济。(参《》)
4月物价继续下行,社融不及预期,当前市场担忧经济复苏行情是否延续,“通缩”会否到来。我们维持经济复苏初期判断,但基础不牢,房地产等不少行业尚未走出困境,青年就业压力仍大,需要全力拼经济才能救“通缩”。
一季度经济主要体现报复性反弹,二季度逐渐回归均值,外生推动力量减弱,内生动能不足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。经济的“三驾马车”:预计基建维持高增;房地产业延续分化,销售同比改善环比回落,房地产(链)投资降幅延续收窄;服务消费回归均值,后续依靠居民预期和收入;出口整体承压。
当务之急是全力拼经济,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,加大政策力度。发力点在财政积极、货币宽松、稳楼市小阳春、提振消费、提振民营经济信心、加大储能人工智能新基建投资、稳外贸等。
应防止经济二次探底,挑战主要来自应对美欧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我国外贸、降低偏高的青年失业率、防止通缩-债务循环、鼓励生育应对人口老龄化、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、房地产市场环比放缓。
需要注意,本轮经济周期,短期经济恢复与长期结构性转型叠加,供给端不能快速转化成需求,物价低迷、经济弱复苏、分化式复苏行情可能延续。但另一个角度看,政策并非急功近利,而是表现温和、兼顾长期与短期,这也有利于平滑经济波动。
具体来看,4月物价延续低迷,继续反映分化:
第一,剔除扰动后CPI并未弱于季节性。4月CPI同比涨0.1%,较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;多为高基数、猪周期下行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因素扰动。而CPI环比降0.1%,较上月降幅收窄0.2个百分点,略高于季节性;核心CPI同比涨0.7%,与上月持平,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涨0.1%。
第二,拖累CPI环比下行的是食品和消费品。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.0%,拖累CPI环比下降约0.19个百分点,主因供给端充足。消费品价格环比跌0.5%,主因降价促销和需求不足;其中,燃油小汽车、新能源小汽车和家用器具价格分别下降1.0%、0.9%和0.6%。
第三,服务价格上涨对CPI形成正向拉动。非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涨0.1%,拉动CPI环比上涨约0.04个百分点;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.5%。交通工具租赁费、飞机票、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涨幅在4.6%-8.1%之间,服务消费报复性反弹叠加假期出行需求增加。非食品七大类分项环比三涨两平两降,教育文化娱乐、其他用品服务等环比超季节性。
第四,猪周期下行。猪价环比降3.8%,拖累CPI 0.05个百分点。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压制猪价,2022年10月至今产能持续高位震荡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能繁母猪目标存栏量为4100万头;截至3月底,能繁母猪保有量为4305万头,超出目标量约5%,产能处于调控上限区间。
第五,工业品价格下降程度大,去库存、供大于需、企业利润承压局面仍然严重。剔除基数效应,4月PPI环比下降0.5%,降幅扩大0.5个百分点,弱于季节性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、黑色供大于需局面影响,煤炭、黑色金属价格下跌;终端需求不足,计算机、汽车制造价格下跌。
第六,二季度物价难有大起色。一是终端需求不足;二是供给端相对充足;三是全球资本衰退交易压制大宗商品价格;四是猪周期下行叠加;五是,二季度CPI和PPI的翘尾因素均弱于一季度。
2 CPI环比降幅收窄,核心CPI略涨
CPI同比涨幅回落,环比降幅收窄;核心CPI略涨。4月CPI同比上涨0.1%,涨幅较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1%,降幅较上月收窄0.2个百分点。在4月份CPI同比的涨幅中,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.3个百分点,新涨价影响约为-0.2个百分点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7%,与上月持平;核心CPI环比上涨0.1%,较上月回升0.1个百分点。
食品项价格环比降幅收窄,同比涨幅回落。
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.0%,降幅较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,影响CPI下降约0.19个百分点;同比上涨0.4%,较上月回落2.0个百分点,影响CPI上涨约0.07个百分点。本月食品项价格变动结构主要受猪价和鲜菜价格下降影响,共影响CPI下降约0.21个百分点:
一是蔬菜、水果等鲜活食品价格下降,主因天气回暖、菜果等大量上市,为食品项价格下降的主导项。从环比看,4月鲜菜、鲜果、蛋类、奶类、水产品、卷烟环比分别变动-6.1%、-0.7%、-0.2%、0.2%、0.5%和0.1%,分别较上月变动1.1、-1.1、-0.4、0.4、1.3、0.0个百分点,其中鲜菜影响CPI下降约0.14个百分点,鲜果影响CPI下降约0.02个百分点;从同比看,4月鲜菜、鲜果、水产品、蛋类和奶类同比分别为-13.5%、5.3%、-0.9%、1.2%和1.1%,分别较上月变动-2.4、-6.2、-0.7、-6.6和0.0个百分点,鲜菜、鲜果和蛋类分别影响CPI变动约-0.33、0.11和0.01个百分点。
二是猪价环比降幅收窄。猪价下降受节后消费淡季、猪周期下行周期、存栏供给量增加等因素影响。4月猪价环比下降3.8%,降幅较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,影响CPI下降约0.05个百分点。猪价同比上涨4.0%,较上月下跌5.6个百分点。
非食品环比上涨0.1%,较上月提高0.1个百分点,主因出行和服务活动修复、教育文化和娱乐活动增加、汽车等耐用品降价促销。八大类中,4月教育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升0.5%、0.1%和1.0%,分别较上月变动0.6、0.0和0.2个百分点;衣着、交通通信环比下降0.1%和0.4%,分别较上月变化-0.6和0.0个百分点。服务和出行需求持续恢复,相关价格上行。4月旅游和医疗服务环比分别为4.6%和0.1%,分别较上月增加5.0和0.0个百分点;交通工具租赁费、飞机票、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涨幅在4.6%到8.1%不等。汽车等耐用品降价促销。4月家用器具和交通工具环比下降0.6%、0.9%,分别较上月变动-1.0和0.7个百分点;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1.0%和0.9%。